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八卦 > 正文

高晓松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高晓松真的是美国人吗)

“不怕穷其实,就怕没有人说真话,没有人说真话的时代就是最不要脸的时代。”

在一次采访中,高晓松大谈社会问题。

然而接下来,主持人的一句话却将他怼得哑口无言。

“从我们采访到现在,你都很不喜欢这样一个时代,你不是美国人吗?你拿着美国的驾照,也有美国的绿卡,可以说是美国的公民吧。”

可刚刚大放厥词说没有人说真话的高晓松,

此时却只说了三个字:“不解释。”

主持人并没有给他停歇的机会,

“你完全可以不生活在我们现在都面临的时代,你比我们都好。”

此时,高晓松的言语间含糊其辞,甚至语无伦次,

“我干嘛不生活在这,这是我的故乡。我有几年确实没回来的,但现在没有,因为美国萧条的一塌糊涂。”

这个节目一经播出,观众这才知道原来那个在各大节目中,

大谈历史、现实、人文的高晓松原来是个美国人。

这也让人不禁发问:他是不是在美国混不下去了,才回国的?

一夜之间高晓松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个曾经提倡“诗和远方”的清华才子,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全民公敌”的?

看看他的成长经历就不难发现,

一切都有迹可循。

高晓松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高晓松真的是美国人吗)

01.

高晓松可以说是生在清华,长在清华。

父亲是清华的教授,母亲师从梁思成,是中国著名的建筑专家。

包括他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都是中国顶级的知识分子和教育学家。

高晓松从小便生活在中国最顶尖的精英家庭里,

沐浴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享受着最高级的教育资源。

考清华,这个普通人严重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对于高晓松来说却像喝水一样简单。

因为他就住在清华里面,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

“随便敲开邻居家的门,进去聊会天都能学到知识,梁思成林徽因就住在我们家前面。”

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考上清华必定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可是高晓松却说:“为了尊重爸妈的选择。”

其实,相比于学习物理,高晓松更喜欢拿着一把吉他,坐在操场中弹唱。

所以,在读大学的时候,他并没有将心思放在学术和继承父母衣钵上面,

反而是与其他学校喜欢玩艺术的学生,组建了一支名叫“青铜器”的乐队,

这也是中国第一支大学生摇滚乐队,

其中的主唱也是大家广为熟知的老狼。

大三那年,“青铜器”乐队受邀到海南的小酒馆唱歌,

但由于经费不足,两个人被迫在厦门停留了小半年。

也就是在这半年的时间里,高晓松写出了《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几首经典的歌曲。

1994年,音乐人黄小茂找到高晓松,为他和老狼的组合量身定做了一张名叫《校园民谣》的唱片,

高晓松也正式踏入音乐界。

在1995年的央视春晚上,老狼与高晓松凭借一首《同桌的你》火遍大江南北,

甚至一举拿下当年最受观众欢迎的春晚节目奖项。

随后,二人又接连推出了几张专辑,这也逐步奠定了高晓松作为校园民谣领头人的身份。

那时候的高晓松确实很有才也很低调,

在面对外界的采访时,他说道:

“现在唯一想法就是好好做自己的音乐,对得起这份名利。”

可是几年之后,他却完全变了,变得十分离谱。

1999年,高晓松拉上周迅、夏雨、朴树等人拍了一部名叫《那时花开》的电影。

他也从一个音乐人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导演。

当时有不少媒体称:“高晓松是时代的宠儿,这么有才华。”

然而等电影上映之后才发现,这顶对只能算是一个长篇校园MV,

一时间关于高晓松是否真的有才的话题在文艺界掀起热议。

但其实,高晓松在大三的时候就已经从清华大学退学了,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在清华的日子很枯燥,每天就是弹琴,踢球,每天一成不变,索性就退学了。”

可是当时的他就已经动了去美国留学的念头,

然而那个年代还没有自费留学的说法,所有的留学生都是公费留学,

而公费留学的条件就是要为国家服务5年。

可是,高晓松却觉得以他的家世并不一定要选择公费留学这一条路,

再加上,当时他因为搞音乐而荒废了学业,

经常逃课去演出,学分并没有修够,

因此清华当时给了他留级处分。

种种原因加在一起,他便索性退学了。

然而,父母却并不想让他出国留学,没办法,他只能另择其路。

于是他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丰富自己的文艺人设,

然而他却意料之外的落榜了。

这也导致高晓松的最高学历一直保持在大学肄业。

但是,以他的家世即便是大学没毕业也依旧能有很好的工作,

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进入亚洲电视艺术中心,做起了导演和编剧。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晓松为公司拍的一个广告片获奖了,

作为导演的他也因此名声鹊起,名利双收。

那年,他穿着流行的皮大衣,手里拿着BB机,

在外界的吹捧中逐渐迷失了自己,开始膨胀。

在这之后的几年里,高晓松穿梭在各种类型的节目中,

身份也是多种多样,评委、嘉宾,导师。

在节目中,他左手拿着一把扇子,嘴里谈论着历史、理想、现实,

将文化人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而他自己在面对采访时,也常常以知识分子自居,

他说:“知识分子就是能独立思考的人,我觉得我就是一个知识分子。”

在他不断地念叨和潜移默化的催眠 下,关于高晓松是知识分子的定义便在娱乐圈中定型了。

然而,肚子里没墨水的人迟早要“翻车”。

02.

2011年可以说是高晓松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高晓松酒后驾车造成4车追尾4人受伤,

他也因此触犯“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罚款4千元。

这则消息一出便登上了新闻头条,

毕竟作为一名公众人物知法犯法是大忌,

不出意外,高晓松的事业也一瞬间跌落谷底。

可互联网就是没有记忆,在他出狱后没多久,

他就凭借脱口秀节目《晓说》死灰复燃,

节目中,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拿着一把扇子一个人坐在中心侃侃而谈,

依旧维持着自己一直以来的知识分子形象。

而他从容、自信的样子还真就把观众给唬住了。

一时间,来自四面八方的款赞向高晓松涌去。

可以说,这个阶段的高晓松比之前任何一个时期的他都要火,

这个节目也是助力他来到人生巅峰的踏板。

然而,飞的越快跌的也越快。

从人人称赞的知识分子到如今的“全民公敌”,

高晓松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

而这一切都与他那张巧舌如簧的嘴有关。

俗话说得好:自古才子多风流。

高晓松这个自诩才子的人,自然也不例外。

在他大学玩音乐的那段时间,结识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女孩筠子,

这个性格奔放、英气十分十足的女生瞬间吸引了高晓松的视线。

为了能够抱得女神归,他将自己的心情创作成了歌曲送给筠子。

在那个还不太大胆表达爱的年代,

高晓松的做法及独特又浪漫,而这也正是筠子所追求的。

两个人刚在一起的时候十分的浪漫,常常一起畅想着诗和远方。

然而,就在双方见过父母准备结婚时,高晓松却突然变了卦,

他要娶另外一个女人沈欢,而两个人才认识不到一个星期。

交往了许久的男朋友突然抛弃自己,让筠子的心备受打击,

整天以泪洗面的她希望能换回男朋友对自己的爱。

然而此时高晓松的心早已飞到了沈欢的身上,

他甚至为了追到沈欢,不惜采用自虐的方式。

在沈欢答应高晓松求婚的当天,高晓松还十分得意地炫耀说道:

“看这是我拿烟头烫的,沈欢不同意我就烫一个,好在烫到第三个的时候她答应我了。”

而此时的筠子早已在日复一日的空寂中,丧失了对生活的热爱,

最终她在花一样的年纪选择与世长眠。

筠子的母亲也为此站出来控诉高晓松对自己女儿的薄情寡义,

然而高晓松却表示:“我与筠子是和平分手,我很伤心,但是我没有责任。”

只不过这件事刚发生没多久,他与沈欢的婚姻也出现了问题,

不知为何,最终高晓松选择了净身出户,只留下了一辆自己婚前买的车。

2004年,36岁的高晓松在一次当评委的过程中,

结识了一个名叫徐珊珊的姑娘。

徐珊珊此时17岁,正值青春年华,

她的美丽和青春洋溢的气质无不吸引着高晓松的视线。

尽管相差19岁,但高晓松还是对徐珊珊展开了狂热的追求。

他常常会对徐珊珊嘘寒问暖,也会给她各式各样新奇的小物件。

刚刚从学校毕业踏入社会的小女生又怎么是久经沙场老男人的对手的,

在糖衣炮弹的炮轰下,徐珊珊的心渐渐沦陷了。

只是当时,对于这对情侣身边的朋友都不看好,

毕竟高晓松的“风流”是有迹可循的。

然而谁承想,两个人不仅结婚成家,还剩下了一个可爱的宝宝。

据知情人士透露,高晓松无论什么时候接到老婆电话,

第一句永远是:“老婆我爱你!”

而徐珊珊对高晓松也十分依恋,甚至还为他改了自己的名字(徐粲金)。

用高晓松的话讲就是:

“我妻子在没有进入社会的时候就跟我在一起了。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是我铸造的,我老婆现在的想法都是受我的影响。我们的步调很一致,我觉得这样十分幸福。”

然而,这样的幸福放在现在来看却让人心生寒颤。

可是在当时对于徐珊珊来说,有这个一个有才华的男人事事宠着你,呵护你,

是不是给用浪漫的话语表达对你的爱意,这让她怎么心生波荡呢。

只是这段高晓松自诩的幸福婚姻,也在第七个念头戛然而止了。

他留下一句“太累了”,便转身回到了自由和欲望的名利场。

03.

2014年,高晓松新的一档节目《晓松奇谈》在各大平台陆续上线,

只是这一次,人们惊奇的发现,高晓松的思想价值观似乎与主流文化出现了偏差。

早在2012年的时候,他在一次访谈中表示:

“四十不惑对于我来说是不明白的事情,我也不想去搞明白了。

从这句话不难看出,当时的他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心态,

他不再揪着理想不放,反而是落到世俗中,专挑一些博人眼球的东西报道。

在节目中他颠倒黑白、危言耸听的一些言论,

虽然为他博取到了一些注意,但却加速他的坠落。

他先是否认四大发明不是中国的,

说中国真正的四大发明是麻将、针灸、炒菜和按摩。

而造纸术是埃及的,司南是假的,现存最早雕版与金属活字印刷品是韩国的,投入战争中的火药也是西方先发明的。

除此之外,他还洗白蒋介石,胡说918事变是张学良引起的,

似乎否认民族历史、民族精神还不够。

在这之后,他又开始鼓吹印度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

印度整个社会都异常和平,到处见不到警察。

然而印度究竟有多“乱”大家都众所众知。

不仅如此,他也鼓吹美国是世界上对军人最好的国家,

在美国每个城市路边都有军人是城市之荣耀的标语。

可是,在美国又有多少军人流落街头呢?

然而,这并不是高晓松第一次在节目中表达这样的想法,

他甚至说出了“对中国最好的是美国”这样的话语。

对于日本,他也是频频夸赞,说去日本旅游一趟,自己都变得特别讲秩序。

而这样的话语,高晓松发表的数不胜数。

明明是一档科普类的脱口秀节目,竟然发展成为了高晓松一个人胡言乱语的平台,

真是令人感到瞠目结舌。

如果说年轻的时候喜欢从别人的口中去增长见识,

但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后,每个人都形成的一套自己的价值观,

面对高晓松这种“舍我其谁,俾睨天下”的高高在上感,

人们也都开始不在买账。

毕竟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5G时代,各种信息传播速度十分快,

国内外发生的大小事人们也都能第一时间从新闻中了解,

高晓松在节目中那一套又一套编织的绝美“假话”,

也再也欺骗不了任何人了。

2021年,这档节目也在各大视频网站全部下架,

高晓松一夜之间从受人追捧的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公知”。

而中国历史研究院也第一时间就高晓松的高谈阔论发表了看法,

他只留下了八个字:“奇谭谬论,虚无历史”。

事情发生后,高晓松也进行过补救处理,

然而,关于这一次却再也没人相信他说的话了,

毕竟你连一个中国人都不是又凭什么对中国历史评头论足呢。

去年年底,某直播平台举行了一场直播,

让一众名人给大家分享一下最近所看的书籍和发生的故事,

在高晓松上场之前,评论里一片平静,十分祥和,

可当高晓松上场的那一刻,评论里充斥着对他的“骂声”,

眼看着事态发展的越来越严重,

主办方不得不暂时终止直播,

而屏幕上留下的“直播结束,返回首页”这8个字无疑不在彰显着高晓松如今在娱乐圈中的尴尬境地。

结语:

其实高晓松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也能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现象。

就是出生在那个年代的中产阶级家庭中的一部分人,

他们享受着较为先进的文化,也最先接触到国外的文化,

而那时整个国家还处在一个发展中的阶段,

刻板印象也由此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了。

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爱国题材电视剧和电影在近几年收视暴涨。

不可否认,早年间的高晓松的确很有才华,

《同桌的你》等一系列歌曲在如今依旧广为流传,

但受人追捧并不是盲目自大的理由。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在外界的注视下,

那唯一能做的便是更加的谨言慎行,要有社会责任感和良知,

而不是创造热点,过分鼓吹博人眼球的做法或许能产生一定的热度,

但这只是一时的,热度一过也终将会被时代和观众所抛弃。

爱国是底线问题,也是最后一道屏障,

从古至今无数英雄好汉倒在了为国家鞠躬尽瘁的路上,

而他们却成了高晓松口中扭转历史的“假话”。

如果来自己的国家都不会产生认同感的话,

那即便有再多的才华也都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