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 正文

立秋后天气还热多久(立秋后天气有什么变化)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立秋后天气还热多久(立秋后天气有什么变化)

立秋后天气还热多久

立秋之后标志着孟秋时节的开始。但立秋到了,并不意味着秋天的气候就来了。一般来说,立秋后还要一段时间天气才会慢慢开始转凉。有句俗语叫“立秋后18天地火”,说的就是立秋后天气情况的变化,立秋后20天左右已经进入初秋,到了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节气,此时天气逐渐转凉,即使白天的温度还是在30°以上,早晚的温度却会很凉爽。不过人们仍然要防范“秋老虎”的高温侵袭。

立秋后天气有什么变化

立秋后,天气还会持续炎热,但立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立秋以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的现象,有时早上穿长袖都觉得寒意非常浓,但到了中午,穿短袖还是感觉热。这也就是为什么民间有秋老虎这一说法,秋老虎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

立秋三候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1、一候凉风至

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2、二候白露生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3、三候寒蝉鸣

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立秋习俗

立秋节

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晒秋

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秋忙会

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秋社

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立鳅

无锡人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就是立秋这天会见立鳅。如果秋季有大风大雨,立秋这天稻田里的泥鳅就会在水里立直。

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咬秋

“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食秋桃

江南一带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啃秋

这一天全家一起抱着西瓜、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凉宵

即用优质糯米制作、再进行冰冻的粥。一方面表达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一方面象征夏日即将结束,秋天即将来临。

立秋水

会到河里或者井中取水,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吃“渣”

就是豆浆榨汁后剩下的豆渣,然后和青菜一起做成小豆腐。他们认为“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

吃“福圆”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