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时热点 > 正文

作者就书里称中秋节是洋节致歉 引发了众多网友不满

近日某作者就书里称中秋节是洋节致歉。也已和出版社沟通,会进行删改。

据悉此作者在《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一书中表示,中秋节是“洋节”,起源于韩国,引发了众多网友不满。

8月12日,该作者在网络上发文致歉,表示自己表述过于武断、片面,用词也不严谨,特别是“洋节”一词,只追求热点词汇,却造成了歧义。已和出版社沟通,第一时间在本书的电子版本中将该文删除,纸质书也会在一个月内进行全书审查删改。

首先作为历史研究者,在一些常识性的观念上进行延伸科普,却没有给出的合理的理由。

在学术研究领域上也是允许异见的,各种翻案都很常见,毕竟学术研究就是为了进行研究。

但是有些东西底线不能丢。

给大众科普。科普的时候必须用最为公认的,最权威的说法。

老百姓很容易受到误解,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以科普时更不能求怪求新。

我国的中秋节在上古时代就存在: 天象崇拜——秋分时祭月。汉代: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

之后到唐朝时,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此时,带馅小饼传入,称为“胡饼”(馅料为胡桃仁)、“小饼”、“月团”,后称做“月饼”。

而作者的行为与那些夸张离谱标新立异的营销号性质没有不同。

现在的网络信息繁杂,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暗处不断对我国一些文化进行抹黑。

其次,网友们对这样的书到底是怎么经过审核的,更加疑惑,如此有悖常识的观点,审核时也没有提出疑惑。

近年来,文化教育事件频繁地登上热搜,此前的“毒教材”教科书插图事件,细想之后让人后背发凉。

对此网友也好奇,这些审核究竟是谁在审核,审核的标准是否有参照我国的相关法律。

此类事件频发无论是巧合无意,还是有大手在后面推波助澜,我们都要警惕。

近几年来,公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也非常重视。

再说这位历史老师,为人师表,却如此误人子弟,不以史料史实为依据的讲述,满嘴胡言,又要搞历史虚无主义?网友也怀疑这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能否担得起人民教师一职。

无独有偶,数字经济智库副院长储殷,也曾经在一次谈话节目中提到,他朋友纪鹏跟他说的,中秋节来源于韩国,并声称中国总能兼容并蓄地“入侵洋节”。

一时间竟然没有懂得他说的话的意思。

横竖睡不着,也仔细看了半夜,才从《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中得到解答。

原来这些话语满满都是“造谣”二字。

所以,我们是否需要以及有必要立法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于这些随意篡改内容,带有明显想要污名化,他们的行为和举动是否可以进行法律制裁。

当然,我们欢迎年轻的思想和有趣的想法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带来新的内容,在保留原有的特色时又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

其次,若要追根溯源,韩国历史上曾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清末,清朝于甲午战争中战败,韩国脱离与中原王朝的藩属关系,后成立“大韩帝国”。

对于中国宗藩关系是通过宗主国中国的文化、教育、外交等手段间接影响藩属国。

历史上的一些小角色,自以为攀上了某些“高枝”,反复挑衅我国。

我们向来尊重每个国家,大国有大国的气度。

历史中我们也从未将一些跳梁小丑放在眼中,现在不会,以后更不会。

但如今,一些我国的文化在国际上都认为是韩国,日本的。我国的文化相关部门是否应该考虑应该进行一定的介入。

最后,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是世界的文化瑰宝,但她得先是中国的,其次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