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时热点 > 正文

长江白鲟正式宣布灭绝 十年禁渔是否还有希望重生

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7月21日下午14:00(北京时间20:00),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其中,正式宣布白鲟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

长江白鲟正式宣布灭绝 十年禁渔是否还有希望重生

自白鲟上次出现距今已经有19年,人类再也没有看到白鲟踪迹。虽然,白鲟的灭绝早已是意料之中,但是其对中国乃至全世界来说就是一种“噩耗”。

“最后的长江白鲟”目击者:3.52米长160公斤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此次被提及的三种亚洲鲟鱼包括白鲟、长江鲟和西伯利亚鲟自然种群,前两种都是长江流域的代表性水生物种。

白鲟2003年最后一次出现在长江宜宾南溪江段,而长江鲟(达氏鲟)则是因为未能发现除增殖放流种群外的幼鱼而被评估为野外灭绝。

2003年1月24日,对于白鲟给人类流向最后的印象,根据最后一次发现长江白鲟的目击者称:“白鲟身上有伤,被送到白沙湾(现宜宾临港)长江水域进行救助。”“3米多长,很震撼,一辈子都无法忘记它的样子。”

据悉,被发现的白鲟重量约160公斤,年龄约20岁,体长3.52米,身体严重受伤,两处伤口一共被缝合了24针,幸好伤在头部腹皱处,不致命。

据悉,这是人类截至目前发现体型最大的一只白鲟,十分珍贵。同时,这也是人类目前最后一次亲眼见到的长江白鲟。

白鲟是长江底层水生物,号称“中国淡水鱼之王”,但是其胆子非常小,非常容易受到惊吓,在受到惊吓后,它极有可能躲进长江深处的岩石缝隙或者洞穴中。这也对长江白鲟的调查增加了难度。

长江白鲟在人类的保护下,为何还会消失?

白鲟又称作中华匙吻鲟,中国剑鱼,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又俗称为象鱼。是中国特产稀有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距今有一亿多年时间,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白鲟还是“灭绝”了呢?

第一、白鲟作为地球上古老的生物之一,在地球生态环境中,依然存在“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一规律。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物种也需要进一步地进化,适应新的环境。

第二、人类的对环境的破坏,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长江沿岸,建立大量的工厂,导致大量的废水,废渣被排放入江,导致长江流域水质遭到破坏,严重影响长江流域的生物生存。

第三、长江流域非法捕捞,在过去几十年内,人类对长江流域过度捕捞,导致长江流域的水生鱼群数量锐减,导致部分大型鱼类出现食物短缺现象,最终消失在人类的视野。

人们早已意识到白鲟生物种群极度濒危,对其的保护仍然在加强,但是对生态环境和生物种群的逆转并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目前,长江已启动十年禁渔行动,保护长江生物种群,保护濒危生物。

十年禁渔,是否可能会再次出现白鲟?

“灭绝”物种为何会再次出现?在我们地球上,存在大量人类不可发现的物种,比如无人区特有物种,深海物种,深水物种等等,由于其种群数量较少,出现的频率较低(上百年未出现过),曾被人类归入“灭绝”物种。比如云南发现的大花石蝴蝶、四川再现尖齿卫矛等等。

长江流域分布着多达4300多种水生生物,长江全流域共分布有416种鱼类,其中纯淡水鱼类有362种,长江特有鱼类178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淡水鱼原种场。

长江拥有白鱀豚、白鲟、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生物12种。其中白鱀豚是世界上所有鲸类中数量最为稀少的一种,2007年,白鳍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

目前长江已经正式启动“十年禁渔”,其目的是长江灭绝的生物,有望回归大自然,能将长江的生物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也是白鲟再次出现的最后的一丝希望。

长江十年禁渔的作用有多大?首先,是长江流域的生物种群数量增加;第二、水生生物种群的扩大,有利于长江流域水生系统的稳定;第三、长江流域大量生物种群的出现,净化长江流域水质;第四、有利于大型生物种群的栖息生活。

但是,对于白鲟是否能出现,实际上几率非常地渺茫,与陆地植物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于白鲟属于大型生物,对食物的摄取、环境的要求都非常高,一旦消失难以再次出现。

总结,白鲟的灭绝再次暗示人类,保护长江流域的生物种群,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需要更多机构和社会的力量保护好长江生态系统。